首页 > 资讯 > 正文

“博士团”,夏收忙_关注

2023-06-05 13:16: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华社济南6月4日电(记者叶婧)早晨7点,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东部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核心试验田里,一队手拿镰刀和网兜的农科专家已经在麦田里忙活起来。


【资料图】

“我们团队中,90%以上的科研人员都是博士学历,‘博士’含量很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学术带头人刘建军说,目前全部成员都投入到麦收中。他们将使用镰刀“手动”完成约50亩小麦的收割,并将麦穗分门别类装进白色网兜内,然后运送到晒场晾晒。

在这片田里,一排排小麦前面都有一个写着不同代号的纸牌——这是它们的“身份”代码。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核心试验田。新华社记者 叶婧 摄

“对我们来说,这片田的小麦不算是有名有姓的‘品种’,只是以代码表明性状的育种材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高欣说,因为每排只有半米宽,又必须在收获时明确区分,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人力收割。

对农科专家们来说,用镰刀、割小麦,是一项传统,也是一种传承。“00后”陈怡菲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目前正在所里实习,这是她第一次参加麦收。

“虽然学农,但我往往在实验室的时间多,在地里看苗情、割麦穗的时间少。这次跟着老师和师兄师姐来,才知道什么叫‘丰收的喜悦’。”陈怡菲说。

麦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农科专家们还要梳理单株、脱粒,进行评比、鉴定等一系列研究。

“想要培育优秀的小麦新品种,就需要有优秀的‘父亲’‘母亲’,业内称之为父本、母本材料。”高欣告诉记者,通常在成千上万的育种材料中,需要经过六、七代的选择,才能筛选出在产量、抗倒性、抗病性等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的品系,通过审定后才能被推广种植。

“试验田不大,但培育出了‘济麦22’等功勋小麦品种,也培养出了许多小麦育种专家。我希望,下一个功勋品种能从今年这批材料中诞生。”刘建军说。

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www.caikuang.ozhou.com.cn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