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夕节又快到了。“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优美的诗句,表现了牛郎织女隔河泣思相望的深情。他们鹊桥相会的动人故事,发生在七月初七的晚上,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七夕”。七夕节在揭阳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表达孝道“走仔”节
(相关资料图)
七夕节在揭阳也叫“走仔”(女儿)节。因为女儿长大了要离开父母嫁到夫家,潮汕地区把女儿叫做“走仔”。为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和孝道,嫁出的女儿每年在七月初七这天要和丈夫儿女,带上礼物回娘家看望父母。
“上个周末我就提前回娘家给我老母亲过七夕节了!一大早我就穿上新买的衣服,带上甜猪脚花生高高兴兴地回娘家了!”家住榕城区的李大姐今年已经“升级”做了奶奶,但仍然每年都会给老母亲过七夕节。她做什么事情都爱雷厉风行,因为平时工作和家务繁忙,不一定总有休息时间,因此整整提前10天过“走仔”节。
“走仔”节是富有揭阳特色的民间风俗,很多潮汕人都保存着这个习俗,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嫁出的女儿早早回了娘家。年幼的孩子最喜欢跟妈妈一起回外婆家,其开心程度不亚于过年。一名中学生回忆小时候去外婆家的开心情景:外婆看见我们,非常高兴,煮了一桌子好吃的饭菜招待我们。吃过午饭,我们就跟表哥表姐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闹腾了大半天。要回家了,外婆还让我们带了一大堆东西,龙眼啊,凤梨啊,糖果啊,“把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七夕节娘家要给女儿礼物。一串串捆起来的龙眼寓意是生一串,祝愿多子多孙多福。凤梨潮汕话发音谐音“还来”,年年都要来的意思,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深厚的情意。
成人仪式出花园
七夕节在揭阳有一个特殊的仪式“出花园”,就是孩子的成人礼。年满15岁的孩子要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出花园”仪式,以示长大成人。
“记得我当年出花园那天,妈妈天没亮就叫我起来换上新衣服,拜公婆母,咬鸡头,吃鸡腿。交代我不能跑太远,不能过桥。我只管玩和吃,不用做任何家务活,要什么父母也都答应,非常开心,但似乎又有点沉甸甸的感觉,也许懵懵懂懂之间感觉到一种责任吧。”一名在校大学生这样说。
潮汕人认为,小于15岁的孩子就像生活在无忧无虑的“花园”里,由一对称为“公婆母”的神灵庇护着,小孩子每年七月初七要祭拜“公婆母”,以祈求健康成长。满15岁的孩子已经长大,需要走出“花园”踏入社会,承担人生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这一天孩子要穿新衣裳、新鞋子,把一枝代表吉祥如意的石榴花别在耳朵上。要祭拜“公婆母”,感恩神明福荫庇佑。要吃“出花园桌”,“出花园”的孩子坐“大位”(主位),咬鸡头,寓意独占鳌头,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要吃甜丸红鸡蛋和甜猪肝,寓意甜蜜圆满,积极上进。全家人轮番祝福孩子从此长大成人,学业事业顺利,一生平安幸福。
温馨浪漫情人节
在以含蓄著称的潮汕地区,以前并没有在七夕过“情人节”的情况。随着现代社会的越发开放,人们也越来越善于表达情感和爱意。加上各路商家的推波助澜,现在年轻情侣们要是七夕不过情人节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早在半个月前,七夕节就被很多商家当成抢占市场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营销手段。为在消费淡季抢占市场,虽然“七夕”未到,商家们就抓住甜蜜商机,开启浪漫经济,无论在电商市场还是实体店,商家营造的甜蜜、浪漫气氛,都让人怦然心动。
市区一大型商场近期重点营造节日氛围,在门口搭建鲜花拱门,商场里摆放着玫瑰鲜花,墙上挂着粉色、红色相间的爱心气球,以情侣间有趣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打造浪漫的互动性主题场景,吸引顾客参与互动。将商品作“心形”、“LOVE”形状进行陈列,并在柜台内以制作精美的玩偶、玫瑰花等作装饰,搭配红酒、鲜花与巧克力,增添温馨浪漫的氛围,进一步吸引顾客。
关键词: